愛美劇可靠嗎
快過年了,微博、朋友圈裡的燕窩商家,又開始賣力吆喝春節禮盒了。
品品他們的廣告文案,你會覺得,燕窩簡直能包治百病:
再用功一點的商家,還能甩出一堆專業名詞,告訴你燕窩含有神奇的唾液酸、表皮生長因子,懷孕能防妊娠紋,剖腹產能治刀口,孕傻能補腦……
問題是,燕窩如果真這麼神奇,為啥只有中國人把它當寶?
* * *
中國人吃燕窩的歷史,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長。
明朝以前的文獻里,幾乎找不到關於燕窩的可靠記載,直到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往來,燕窩才作為珍奇食材被帶到了國內。
當時燕窩採摘非常危險,產量也少,賣得特別貴。有錢人追捧燕窩,大多是為了獵奇和炫富:
但當時的人 大概並不認為燕窩有什麼特殊功效,就連明朝大名鼎鼎的《本草綱目》里,也根本沒提過燕窩。
過了一兩百年,到了清朝康熙時期,才有醫書提到燕窩的藥效。
這時候的功效,基本上都以「潤肺滋陰」、「化痰止嗽」為主。因為燕窩是海燕吐出來的唾液,醫書還認為它聚集了燕子的精氣,可以「大補虛勞」。
不過,真正把燕窩的熱度帶起來的,還是大豬蹄子乾隆皇帝。
看過乾隆的御膳菜單,我覺得他對燕窩是純粹的真愛。不僅早上要喝冰糖燉燕窩,正餐也幾乎頓頓都有燕窩,花樣還特別多:
燕窩口蘑鍋燒雞、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燕窩燴肥鴨子、燕窩雞片豆腐湯、燕窩火熏肥雞、燕窩春筍燴五香雞、燕窩燉棋盤肉、燕窩芙蓉湯、燕窩炒雞絲、燕窩白菜滑溜雞……
他甚至會用燕窩拌麵條、拌白菜吃,什麼食材搭配宜忌通通不管,好吃就完事兒了。
皇家同款,身價倍漲,吃燕窩成了清朝有錢人的標配。袁枚在《隨園食單》里吐槽,當時人們請客,沒錢也硬要放幾縷燕窩撐場面:
今人用肉絲、雞絲雜之,是吃雞絲、肉絲,非吃燕窩也。且徒務其名,往往以三錢生燕窩蓋碗面,如白髮數莖,使客一撩不見,空剩粗物滿碗,真乞兒賣富,反露貧相。
順便說一句,乾隆活到了89歲,後世很多商家喜歡以此說明燕窩能延年益壽。
他們一定不知道,清朝另一個愛吃燕窩的皇帝是咸豐,後來他30歲就病死了。
到了光緒二十二年,一款名為燕窩糖精的新式補藥,在上海灘橫空出世。跟傳統的燕窩乾貨不同,這款燕窩糖精是罐裝即食產品,不用挑毛不用燉,隨身攜帶也很方便。
創始人孫鏡湖是個精明的藥商,他推廣燕窩糖精的方案,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營銷案例。
在工藝上,強調當時流行的「化學」、「機器」等西式概念:
不惜工本,直入南洋暹羅等處,督辦上品,以機器去其毛疵,以化學取其精華,調以真味,造成糖精。
一說到功效呢,又巧用中醫理論,迎合大眾喜歡「食療」的心理:其品精妙,其氣清貴,其味平和,此藥物中之飲食,即飲食中之醫藥,無病者即可用為飲食,常服能助人清靈之氣,開胃健脾,添精補髓,生津液,美容顏。他還請外國傳教士林樂知來拍廣告,證明洋人也愛燕窩糖精——啊,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孫鏡湖深諳輿論造勢的重要性。他發起徵文比賽,邀請許多文人學者、醫生、官員,撰文誇獎燕窩糖精的功效。收集到的軟文,再裝訂成一本《燕窩糖精譜》,讓名人題籤作序,隨產品贈送。
你看那些「服用體會」,篇篇誠懇無比,有情感有細節,比今天的微商文案寫得還要好:
就這樣,即使一盒燕窩糖精要賣到四塊銀元(約為今天的八九百塊錢),依然引得人們瘋狂剁手,孫鏡湖輕輕鬆鬆賺了好幾萬元。
許多藥房看著眼紅,也跟風推出了各種「燕窩」補品,比如燕窩糖精粉、麥精燕窩清補糖汁、燕窩糖精條、人蔘燕窩汁珍珠粉、燕窩珍珠牛髓粉、燕窩肥兒餅杏仁露、冰燕湯等等。
燕窩的滋補效用,經過這些商家的反覆宣傳,也愈發深入人心。
但是,這股風潮流行了幾年之後,終於有知情人士站出來揭發真相——都,是,假,貨。
所謂「燕窩糖精」,不過是用蘿蔔和冰糖(一說用小魚乾磨粉)熬成的糖水,一丁點燕窩成分都沒有。
那些鋪天蓋地的好評,要麼是商家找人刷的,要麼就是顧客自己的心理作用。什麼美容養顏,開胃健脾、滋陰潤肺……根本不存在的。
燕窩糖精的騙局被戳破了,但它的營銷手段,很可能為後世商家提供了無窮靈感:既然假燕窩吹出這些功效都能讓人相信,我真燕窩不也可以照搬嗎?!
於是,你可以看到,幾十年後的燕窩商,已經不再滿足於宣傳止咳化痰之類的小功效了。在消費主義浪潮中,他們直接瞄準了買買買的主力——女性市場。
20世紀80-90年代,正是香港娛樂業的黃金時期,港姐選舉辦得如火如荼,靠美貌打進娛樂圈、嫁入豪門,是當時許多少女的夢想。
燕窩品牌抓住女性的愛美心理,贊助了不少選美比賽,邀請港姐、女明星代言,分享保養心得,把燕窩和美容養顏的功效牢牢綁定在一起:
△TVB演員梁婉靜
以至於選美佳麗要是一天不喝個幾盅燕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港姐。
△2015年港姐冠軍麥明詩
准媽媽的焦慮中,也隱藏著廣闊的商機。21世紀初,港台的母嬰論壇上流傳著一個「偏方」,說懷孕吃燕窩和珍珠粉,能讓寶寶皮膚變白。
最妙的是,這些帖子里幾乎都提到了同一個品牌,而燕窩和珍珠粉正是他們的當家產品:
這個偏方,如今成了燕窩商賣貨的殺手鐧。畢竟再窮不能窮孩子,只要一聽說對寶寶好,最摳門的婆婆也捨得為媳婦花錢。
當然,寶寶生出來白嫩嫩,必須是燕窩的功勞;要是黑得跟炭一樣,商家也不可能給你包售後的,畢竟——「個人體質不同呢親親,要是沒吃燕窩可能更黑呢親親。」
為了綁定回頭客,商家還會告訴你,燕窩吃少了不見效。要堅持吃,天天吃,一年不夠吃兩年,兩年不夠吃十年。
如果真的乖乖吃了好幾年燕窩,真金白銀掏出去幾萬塊錢,你還好意思說燕窩沒效果嗎?不,你只會想辦法合理化這筆支出,讓自己相信花掉的每一分錢都別具意義。
隨著科學理念的傳播,燕窩品牌更是與時俱進,拿出各種研究報告,宣稱燕窩裡含有EGF表皮生長因子,能預防妊娠紋,讓皮膚「自動修復」:
但他們不會告訴你,EGF是一種多肽物質,直接塗傷口還有點用,但一吃進胃裡就會被分解成平平無奇的氨基酸。
他們會告訴你,燕窩含有足足10%的唾液酸,具有促進大腦發育、增強抵抗力之類的神奇功效:
他們卻不會告訴你,人體自身就能合成唾液酸,何況這玩意兒還能在阿里巴巴上批發,只要三分之一的價格,你就能擁有一片純度高達98%的唾液酸海洋:
* * *
但是,那麼多科普都說燕窩沒用,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哭著喊著要買?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分析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你以為燕窩賣的是功效,實際上,它賣的是稀缺性和優越感。
嫁入豪門的李嘉欣就很會抓重點,被問到什麼食物能代表港姐時,她說:
看明白了嗎?「金貴」,就是燕窩最重要的功效。
有錢人吃燕窩,跟開豪車、拎愛馬仕一樣,都是為了標定自己的名流身份。功效什麼的,不過是附加值罷遼。
曹雪芹寫《紅樓夢》,都要讓小姐們吃燕窩來彰顯富貴
而在有錢人的帶貨,和商家的精心包裝之下,燕窩又成了現代焦慮女性的安慰劑。
畢竟,她們一邊要在職場上打拚,加班熬夜,黑眼圈痘痘失眠一個不少;
一邊又要維持精緻小仙女形象,各種護膚化妝保養品買買買,用盡全力對抗脫髮、衰老、內分泌失調……
一旦懷孕生小孩,這種焦慮更是成倍放大:肚子上會長妊娠紋嗎?臉上會長斑嗎?身材會走形嗎?老公會嫌棄我嗎?寶寶會健康聰明嗎?將來上得了好學校嗎?
而燕窩的出現,為以上所有問題,提供了一個聽起來很美妙的解決方案:
吃了燕窩,就能緩解失眠,改善亞健康狀態,抵抗衰老,讓皮膚變得跟貴婦一樣好。
吃了燕窩,寶寶就能更白,更漂亮,更聰明,免疫力更強,跟有錢人家的小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實,她們未必不知道,名媛貴婦的好氣色,來自昂貴的醫美、護膚品,專業的健身私教、營養師,以及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悠閑生活。
她們未必不明白,那些白白嫩嫩、聰明伶俐的寶寶,背後其實是全職媽媽的精心照顧,以及在月子中心、早教班、私立幼兒園上投入的無數金錢。
但生活這麼艱辛,很多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很多情緒也找不到更好的出口。
你以為她們在交智商稅,其實很多時候,她們要的,不過是一貼安撫焦慮的解藥。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