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美劇免費看
生了場病,反而催生了我寫完《羅馬》的動力。
因為疫情和身體狀況,可能我再也沒機會去到羅馬,但能再次通過文字鑽進那段歷史,也足夠開心了。
我的計劃是,以HBO的《羅馬》為藍本,先逐集解析其中的歷史。
最後以主題形式完整地歸納。
羅馬並不僅存於不復返的歷史長河,它依然流淌在如今的世界。
比如美國歷史雖然短暫,但成熟的政體能追溯到羅馬。
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分別對應了羅馬的核心機構: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
國會大廈的設計以及那尊自由女神像的寓意完全脫胎於羅馬文化。
比如每個城市都有的XX廣場,遛狗逗娃牽手聊天這些廣場文化也從羅馬來。
比如麥當勞的拱門標誌像不像古羅馬的引水渠?
《星球大戰》的故事主線幾乎復刻了羅馬共和國的末日餘暉。
自然,帕爾帕廷等角色也能在羅馬史里找到大概的原型。
《塞爾達荒野之息》的初始台地像極了古羅馬的廢墟。《刺客信條》系列里的羅馬元素同樣俯拾皆是。
比起加內特,托蒂的「狼王」外號也更有歷史的韻味。
在之後的文章里會有羅馬人的建築、奴隸制、政治制度;會有屋大維的崛起,凱撒的被刺和埃及艷后與羅馬高層們的曼妙聯結。
我會盡量避開大段的引述和容易通過搜索得到的知識而著眼於小的細節,來聚焦羅馬人吃什麼,穿什麼,甚至羅馬人的洗澡方式和性愛姿勢。
我不是歷史學家,如果你想準確全面地了解羅馬歷史,有很多書籍可以閱讀,比如鹽野七生妙趣橫生的《羅馬人的故事》。
做這些事,所有的動力只來自於好玩的心態。算上片頭的簡單分析,兩季24集共有25篇。
但願能少犯錯誤,但願我能寫完。
先從每一集的片頭開始吧。
上來就是一個略帶戲謔色彩的動畫。
這幅畫的原型是古羅馬的馬賽克壁畫。
左邊掛著華麗的服裝,右邊則對應著破舊的衣服,中間搖晃的骷髏彷彿在告訴我們:在死亡面前,繁華和破落皆為平等,再耀目的榮譽都會變為骸骨。
浪花淘盡英雄,一切都為虛妄。
在片頭中,隨處可見羅馬典型的街頭文化:塗鴉。
羅馬城裡開放的牆壁記錄著羅馬人的政治見解,店鋪廣告,家長里短,還有粗俗的性器和優雅的詩歌。
那些宣之於牆的隱秘組成了羅馬人的日常的快樂源泉。
這幅塗鴉可能訴說了農家三霸之一的大鵝救羅馬的傳奇故事。如果想深入了解,搜索關鍵詞:公元前390年,高盧,羅馬,白鵝。
這幅塗鴉可能與拉彌亞的故事有關。搜索關鍵詞:拉彌亞,希臘神話,《潘神的迷宮》
希臘神話深遠地影響了羅馬的多神崇拜。
作為入侵者的羅馬全盤接收了希臘神話,希臘眾神在羅馬人的天空中只是換了個ID,繼續掌管著人間瑣事。
比如這個塗鴉中的雅典娜在羅馬神話中化身為密涅瓦。搜索關鍵詞:雅典娜的誕生
偉大的帝國總能成為多元文化融合的溫床。
羅馬開放包容的政策使得各個民族的神靈都能在這裡和諧地行使他們的權力。
在羅馬,管理浴場和溫泉的女神被稱為蘇麗斯·密涅瓦。蘇麗斯和密涅瓦分別為不列顛和羅馬的女神。
羅馬人每佔領一個地方,不會要求當地人信仰他們的眾神,用他們的月曆,只吸引他們成為羅馬的公民。
神祇的交互,帶來了人的聯盟。
像這幅塗鴉,一個長著蛇發的男子,他沒有美杜莎那樣猙獰誇張的神秘面貌,神情就如常人。
長於浪漫的希臘文化在羅馬人的大腦中碰撞出另一種務實的味道。
也許以上都基於我的猜測。
但這裡的塗鴉三連確定描繪了羅馬的誕生。
我對羅馬的最初記憶來自90年代央視5台的意甲轉播,碩大的羅馬競技場震撼人心。
意甲七姐妹之一的羅馬隊一直以其烈焰紅服和見誰都要乾的戰鬥氣質吸引著我。
它的隊徽畫著一隻母狼哺育著兩個被放逐的人類孩子。
這兩個孩子叫羅慕路斯和雷姆斯。搜索關鍵詞:羅慕路斯,雷姆斯,母狼。
他們的故事蘊含了羅馬帝國綿延幾百年的兩個主題:征戰和內戰。
這是羅馬人的文化核心,也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心靈焦慮。
之後24集的故事會不斷地重複這兩個主題。
上述所有關於羅馬的文化,在劇集中會影響到兩個普通人。
他們一個叫烏利納斯,一個叫波羅。
其中一個代表羅馬強大的秘密:法律和秩序;另一個代表羅馬的世俗:務實和享樂。
他們會在羅馬從共和到帝制過渡的旋渦中左沖右撞,以渺小的肉身塗鴉羅馬的五彩斑斕。
更新ep01歷史解析故事開始時的羅馬,已經到了共和末期。
在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后,羅馬開始了海外大擴張,迦太基、敘利亞、希臘、馬其頓都已成為羅馬的一部分。
演說家、政治家西塞羅在演說時把地中海稱為「我們的海」(內海)。
公元前53年,前三頭之一的克拉蘇身亡,凱撒和龐培開啟了「兄弟」之爭。
龐培擁有赫赫戰功,在過去八年一直守衛著羅馬的安定。
凱撒則在高盧奮戰了9年。
關鍵的阿萊西亞戰役中,羅馬軍隊顯示出其強悍的作戰能力。
開場的戰鬥畫面展現了羅馬軍隊的特點:
個人搏殺上,他們用方盾(Scutum)防禦,用短劍(Gladius,這個詞語也是角鬥士Gladiator的來源)刺殺近身的敵人,用長矛對付較遠的敵人。
嚴格的訓練讓他們把武器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隊伍組織上,龜甲形大盾編隊(Testudo)凝聚了這群充滿雄性荷爾蒙的士兵。
在平時的軍事生活中,他們共同訓練、娛樂、接受獎懲。
著名的「十一抽殺律」讓這群男人在恐懼中接受意志的磨鍊。
一般情況下,他們不被允許結婚,甚至不被允許有固定的性伴侶,因為妻室愛情的牽挂會減弱戰鬥意志。
他們的妻子只能是軍隊,海誓山盟,生死與共。
軍備上,古羅馬短劍也遠勝於高盧人的武器。
短劍已經使用了革命性的新材料:鋼。
兩條鐵片夾住中間的鋼片,粘合在一起,在高溫下鍛造,打磨,開口,然後露出殺人的利刃。
為了防止雨淋,羅馬士兵的盾牌有皮套保護。
羅馬人善於借鑒周邊民族的特長。
羅馬士兵戴的頭盔、使用的盾牌和短劍都繼承自凱爾特人。
畫面中心的是男主角烏利納斯,羅馬軍隊的百夫長。
如何在一群猛男中迅速找到百夫長呢?
他的頭盔如同一把橫向展開的扇子,這是百夫長的標誌。
縱向的扇形盔纓適用範圍比較廣,軍官和普通士兵都能戴。
另一個非決定性的區分標誌是胸前的圓盤。
這些是勇氣和榮譽的勳章。
烏利納斯吹著哨子指揮攻防。
如同原始部落嚎叫蠻斗的高盧人在這架戰爭機器的絞殺下,毫無勝算。
這群精誠團結的戰士中有個異類,好勇鬥狠的波羅衝出了戰陣戰個痛快。
波羅這種無視紀律的行為會被嚴厲懲罰。
鞭刑,是羅馬軍隊中最常見的刑罰。
根據使用的皮鞭類型(有的鞭子會釘有鐵球)不同,有時鞭刑等同於死刑。
紀律嚴明的羅馬軍隊以少勝多擊潰了高盧。
同樣堪稱偉大的高盧首領維欽托利向凱撒投降投降。
很多油畫都再現了這一歷史時刻。
正常來說,征服高盧后的凱撒應當會舉行凱旋儀式。
但由於和龐培的內戰接踵而至,維欽托利一直被關押了很久才在凱旋儀式上被公開處死。
凱撒對高盧是溫和和殘酷並存。
他遣返過部分俘虜,善待臣服的高盧部族,因為他需要這片領土來保衛義大利北部 。
然而一些沒投降的部族,全部販賣為奴。
公元前53年戰爭結束時,高盧塞農人的族長亞克被鞭笞至死。
為了彌補相對低廉的工資,士兵通過戰利品和偷來的貨物來獲利。
在古羅馬,奴隸是最值錢的貨品。奴隸的數量就是財富的象徵。
據說,通過高盧戰爭,凱撒一下獲取了100萬奴隸。
高盧戰爭后,凱撒迅速聚斂了財富,又通過財富收攏了軍隊。
這裡的翻譯有錯誤,Denarii不應該翻成便士,而應該是第納爾(銀幣)。
1個第納爾等於4個賽斯特爾斯。
一個像波羅這樣的老兵,一年的工資大約是在500到1000賽斯特爾斯。羅馬公民的平均工資更是遠遠低於1000賽斯特爾斯。
也就是說,普通士兵要買一個奴隸來服務家庭,還是需要很大一筆花費的。
慶祝勝利的同時,凱撒收到了龐培的來信:龐培的妻子,凱撒的女兒茱莉婭死於難產。
茱莉婭是凱撒唯一的合法女兒,由他的第一任妻子(同樣死於生產)所生。
和中國古代一樣,貴為王胄依然很難跨越生育的鬼門關。
因為高死亡率,初生嬰兒會到第9天才被取名字。
茱莉婭是龐培的第四任妻子。
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說:「真正的羅馬人結婚而沒有愛情,愛情缺乏細膩和崇敬。」
雖然是政治婚姻,龐培仍然深深愛著茱莉婭,他的悲痛是真實的。
龐貝妻子死掉后,兩人的關係就徹底斷絕了。
茱莉婭的葬禮上,龐培的奴隸在耳邊輕輕地說:「凱撒運來了更多地從高盧帶回的戰利品。」
凱撒常用賄賂的手段。因此他的政治對手會厭惡而害怕他。很多債務纏身的元老已經被凱撒腐蝕。
人民卻在街道上歡呼著凱撒的名字。
這也是羅馬廣場第一次展現在觀眾面前。
羅馬此時有100萬左右人口。此後1500多年,西方沒有一個城市達到這個人口密度。
羅馬市民在這裡打鐵、製造玻璃、販賣蔬菜和人口。
有一個市民拿著羅馬典型的雙耳壺打水。
市中心有很多的小噴泉來蓄水,關於羅馬人如何取水在以後會談到。
廣場上這位老兄是羅馬30年實時新聞直播官,《羅馬》真男主,屁事沒有活到劇終的天選之子 。
昆體良《雄辯術原理》闡述了運用特定的身體語言更好地表達信息,劇集也還原了這一點。
隨時凱撒勝利消息的傳來,羅馬城內已經是風雨欲來。
民眾對凱撒的期待讓元老院非常擔心。
決定國家命運的會議必須儘快舉行。
小加圖是共和國的化身,他堅定而固執,清廉,忠於職責。
他穿著黑色的寬外袍象徵著哀悼他熱愛的共和國的消亡,自認為高潔理想和周圍人格格不入。
會議上,小加圖直接揭露凱撒獨裁的野心,遭到了對面一群元老的反對。
議員們做出這樣的手勢。他們當然不是在比愛心應援小加圖。
羅馬人對對方表示侮辱意圖的時候,會揮動左手(左手代表惡意),豎起兩根手指。
西塞羅的態度相對溫和。
他是羅馬最出色的演說家,比喻修辭信手拈來。他被稱為「祖國之父」,同時也是當代最偉大的律師。
雖然意見不完全相同,但西塞羅、小加圖等「元老院派」都對寡頭體制深感不安,要求龐培再選任一位執政官,再由元老院來領導這兩位。
他們需要增強龐培的實力來制衡凱撒。
此時,龐培的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然而龐培缺乏政治野心,或者說他保藏了自己的野心。
龐貝在演講時強調凱撒是他兄弟,「除非有證據」,不然不會攻擊凱撒。
龐培身邊的椅子上應該坐的是凱撒,這也是一處伏筆。
會議之後,龐培觀看了淫穢的笑劇。
組織者叫梅特魯斯·西庇阿,雖然他除了組織色情表演外一無是處,但他有著「西庇阿」這個響亮的貴族姓氏。
他介紹了自己的女兒科妮莉亞給龐培。
他的女兒科妮莉亞是是烈士(克拉蘇的長子)的遺孀,在羅馬城有著廣泛的人脈。
小加圖單獨把龐培拉到一旁,試圖再次說服他對抗凱撒。
龐培再次強調了不願意「公開」背叛凱撒。
另一方面,作為凱撒的親戚和支持者,阿提亞也開始了行動。
阿提亞,凱撒的侄女,屋大維的母親,劇集里的尺度之王。
為了家族和屋大維的未來,她清晰地規劃著每一步行動。
為了得到「羅馬最好的馬」,她和賣馬人上床。
為了能讓凱撒對屋大維留下深刻印象,她讓屋大維遠涉江湖給凱撒送馬慶功。
如圖所不能見,阿提亞和賣馬人的開心之事採取的是女上位的姿勢。
這代表著她的強勢,她對他人的利用。
姿勢即是關係,也是權力。
身旁的女奴在搖扇降溫。
對羅馬人來說,享受歡愉並不需要特別的避諱,尤其是在奴隸面前。
即使被兒子屋大維看見洗澡也不是丟人的事。
在家裡洗澡是特權和奢侈的象徵,因為絕大部分羅馬人只能使用公共浴池。
關於羅馬人洗澡的事,我們也放到後面再說。
在凱撒的授意下,她毫不猶豫地逼迫女兒奧克塔維亞和現任丈夫離婚,轉而嫁給龐培。
雖然不情願,但奧克塔維亞還是打扮好了去見龐培。為了顯得白皙,當時的羅馬婦女用的是砒霜。
宴席上,龐培侃侃而談。
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羅馬貴族也喜歡斜躺在靠榻上進食聊天。
奧科塔維亞當晚就成了龐培的床上賓。
如圖所不能見,奧克塔維亞趴在床上,龐培採用了后入式,這個姿勢在當時有「暗殺者」的戲稱。
龐培出身平民,在之前的元老院會議上,他表明了這一立場。
其他貴族在談及下層人時也絲毫不會顧慮龐培的感受。
而奧科塔維亞是傳統貴族,這個姿勢更像是平民對貴族的勝利。
奧克塔維亞被許婚後,屋大維也要出發了。
臨行前,屋大維對安全有些擔心。
他把一些玩具般的小玩意塞進一個袋子,戴在胸前。
袋子叫Bulla,從初生第9天起,這個護身符就伴隨著他們的成長,裡面裝著符咒,用來抵抗魔鬼的眼睛。
在成人時,舉行儀式摘除Bulla,換取托加袍。
女孩們,比如屋大維的姐姐奧科塔維亞佩戴的護身符稱作Lunula:一種月牙形狀的飾品。
與屋大維一起出發的還有前去高盧,幫助龐培實行秘密計劃的手下。
高盧,羅馬軍隊駐紮的營地。
新招募的士兵以八人組成一個小隊,稱為「Contubernium」,意為共享帳篷的人。
營地周圍有壕溝、壁壘和防禦塔。
軍旗被放在專門的帳篷中用以崇拜,如果軍旗弄丟,作戰單位可能會就此解散。
士兵們入伍時會帶軍旗宣誓,用生命追隨鷹旗,絕不讓它落入敵手。
據記載,一個軍團旗手盧修斯·比特洛西迪烏斯曾在自己被擊倒的最後時刻,把軍旗投入軍營壁壘內。
藍色的不是阿凡達,是凱爾特人靛藍突襲者。
他們受雇於龐培來偷鷹旗。
面對強大的羅馬正規軍,凱爾特人充分發揮自己遊記突襲的能力,在出戰前用靛藍把自己塗藍來威懾敵人。
在很多影視遊戲作品中,我們都能找到這種精神的延續。
比如《勇敢的心》里的威廉華萊士。
比如《帝國時代2征服者》也再現了凱爾特這種特色兵種。
布魯圖斯遠來高盧看望凱撒。
玩過《刺客信條》的同學應該知道,有一套鎧甲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刺客」之一,直接參与了針對凱撒的刺殺。
不過此時,他和凱撒關係和睦,因為他的媽媽賽維拉是凱撒的愛人,很多人傳言他是凱撒的私生子。
進來的是馬克安東尼。馬克安東尼在公元前57年加入軍隊,並迅速成為了他表親凱撒的支持者。 他雖然來自名望家庭,但常和狐朋狗友一起喝酒賭博虛度青春。
身為傳統貴族,布魯圖斯會覺得他缺乏教養。
安東尼向凱撒要半塔蘭特黃金,他要用錢行賄打聽消息去尋回鷹旗。
1塔蘭特相當於24000賽斯特爾斯,安東尼要求的金錢數額12000賽斯特爾斯起碼十倍於士兵平均年收入。
烏利納斯刑訊高盧人打聽鷹旗的消息。
十字架最早就是羅馬人的刑具,在當時和基督教沒有任何關係。
十幾年前,斯巴達克斯和追隨者都曾遭受過這種刑罰。
這人透露了鷹旗可能的去向。
卡達西是臭名遠播的殘忍高盧人的所在地,所以烏利納斯感嘆自己倒霉透了。
要干臟活,他就需要關在牢里的波羅。
波羅正在向佛庫魯斯——羅馬門神祈禱能有奇迹,否則的話,他極可能被發配到角斗場上和猛獸搏鬥。
羅馬的神靈數不勝數,家庭里很多區域都有一個對應的守護神。
這個佛庫魯斯管的就是門板。
關於家門的守護,更高階的神是雅努斯(Janus),他掌管天宮的大門,代表時間的開始和結束。
每年元旦,羅馬人都要向他獻禮。所以英語中的一月(January)來自他的名字。
禮物的多少代表認真程度。
布魯圖斯回到羅馬見了媽媽賽維拉(Servilia)。
她身後侍女脖子的項圈上刻著Servillae,意為隸屬於賽維拉的人。
賽維拉是小加圖的姐妹(劇集里沒有展開這層關係),也是凱撒最心愛的女人。
凱撒曾送給賽維拉一顆黑珍珠,相當於500萬賽斯特爾斯。
賽維拉鼓勵兒子參與政治,還間接提到的家族的偉大祖先盧修斯·朱尼厄斯·布魯圖斯。
他在大約500年前推翻了末代國王的統治,開創了羅馬共和國。
她的政治傾向影響了布魯圖斯後來的抉擇。
尋找鷹旗的路上,波羅吐槽烏利納斯的糟糕騎術。
事實上,羅馬士兵的騎術並不出色。
烏利納斯和波羅取材自凱撒《高盧戰記》中的真實人物,編劇把他們兩個小人物戲劇性地扔進了歷史洪流。
對很多羅馬人來說,蘇拉在共和國末期是一個英雄和偉大的貴族軍閥。
他們兩個偶遇了被強盜俘虜的屋大維,幸運地尋回了鷹旗。
波羅念的是Look Here Mars,火星是羅馬的戰爭之神。
脫困的屋大維操起棍子掄向敵人。
他心狠手辣,也足智多謀,一眼就看出了凱撒對鷹旗的丟失並不在意。
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向龐培開戰的借口。
如屋大維所料,凱撒致信龐培,正式宣戰。
此時的龐培正在準備婚禮,他的新娘不再可能是凱撒的親戚奧克塔維亞。
之前在看笑劇時出場過的科妮莉亞嫁給了龐培。新娘的顏值,讓我終於相信羅馬人之間的婚姻不是因為愛。
摸水和火是新娘接受新家責任的象徵。
遠在高盧,凱撒的軍團拔營回城。他也要把火燒到羅馬。
因為高盧戰事的結束,凱撒必須得遵守法律暫時解散軍團,然後親自去羅馬城登記參加選舉。
這對他而言,無異於以身犯險。
提醒凱撒的是他的奴隸波卡。
凱撒和他相隨多年的奴隸波卡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繫。
在古羅馬,奴隸的概念並不局限於下等的體力服務者,很大一部分人成為奴隸僅僅是因為他們來自被征服地區。
一些奴隸的文化水平甚至比奴隸主還要高,在家庭里還能擔任奴隸主或者其孩子的家庭教師。
為了讓安東尼當選護民官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凱撒拿出了50萬買選票。
護民官,是羅馬最有權力的政治職位之一。
共和時期,平民和貴族的矛盾愈演愈烈,護民官就在以貴族為主體的參議院中為普通民眾發聲。
因為他擁有對政治提議無可爭辯的否決權。
神聖、高貴、莊嚴,羅馬人會這麼形容護民官。
然而這些只是安東尼廟堂之上的光環,近鄉情怯的安東尼卻在路邊寵幸了牧羊女。
這種行為在古羅馬意味著:Nothing。
賀拉斯《諷刺詩集》第1卷第2章116行記載:「當性慾強烈的時候,身邊有一侍女或小聽差,你會立即撲上去,而不會心甘情願地剋制自己,一笑了之吧?我絕不這樣!我喜歡唾手可得,毫不費力的性愛。」
他的部隊和羊群一樣只能在路邊等著。
這支隊伍里有安全回家的屋大維。
有發誓要在羅馬城裡喝遍最烈的酒,睡遍最烈的女人的波羅。
有即將和8年未見的妻子重逢的烏利納斯
進城后的安東尼受到羅馬平民的擁戴。
安東尼穿著軍服進入羅馬城,這是不被允許的。這種穿戴勢必會引起羅馬元老院的不滿。他既會因缺乏教養而被鄙視,更會因展露野心而被提防。
隨後,新任護民官的安東尼在宗教儀式上接受眾神的祝福。
朱比特是世界之王,他以多樣的形式出現在世間,凡爾格(Fulgor)能在白天製造閃電的雷神,他是羅馬最重要的神之一
在電影大師費里尼的回憶里,他第一次坐在父親膝上看電影的回憶就來自Fulgor電影院。
護民官儀式的執行,是根據歷史學家的真實記載復原的
安東尼的到來讓阿提婭立刻做了三個決定:保持女兒屋大維婭的單身狀態作為日後政治交易的資本;培養屋大維;去睡安東尼。
因為無法和龐培聯姻,屋大維婭和丈夫又有了私會,這當然不被阿提婭接受。她以復仇女神的名義驅趕他。
阿提婭的愛心似乎更多地纏附在屋大維身上。
母子關係被羅馬男人認為是唯一一種可靠的和女人的關係。
成為寡婦后,阿提婭以培養優秀兒子為榮。
很多共和時代的偉大男人,包括凱撒,都由母親撫養教育。
屋大維聽見了姐姐的哭聲。
媽媽說她可能痛經了。
在古羅馬,人們認為「用」水蛭可以減緩痛經。
怎麼用?善良的本心和生理結構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認為體液的平衡決定了人的健康。
而維持體液平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血。
這種充滿了想象力的觀念影響了往後上千年的「醫學」發展。
這裡複製下我的另一篇關於《天國王朝》的歷史解析中的一段話:
在中世紀,戰爭中受到創傷的士兵往往由外科醫生來救治,可是外科醫生的地位遠不如內科醫生,他們被看成純粹的體力勞動者,不需要任何培訓,拿著刀刀叉叉就能上崗就業。一些大學的醫學生畢業時先要宣誓——哦,不是希波克拉底誓詞,而是發誓不做外科醫生。
在這一時期,外科醫生往往由理髮師兼職。
理髮師們的治療手段一般是三種:放血、拔火罐、燒灼。
聽起來就要打個冷顫。
就算到19世紀,很多醫生仍然相信放血是評估和治療病人的有效手段。著名英國詩人拜倫就死於這種療法之下。
我是鋼鐵俠:一部《天國王朝》帶你了解狗血歐洲中世紀(二)舌尖上的耶路撒冷zhuanlan.zhihu.com
護送屋大維回來的當然是烏利納斯和波羅。
屋大維提議讓他們留下來「一起」吃飯。
阿提亞的本能反應是讓他們去廚房吃飯。
因為在富裕的羅馬家庭中,廚房是僕人的活動場所。
在阿提婭的概念里,這當然有嚴格的等級之分。諸如烏利納斯和波羅這樣的人,可以一起上床,但不能一起上桌。
氣量宏大的屋大維堅持要和他們共同進餐。
席間,阿提婭讚揚烏利納斯是正統的共和政體追隨者。
其實烏利納斯的世界觀非常簡單:共和國成立時是什麼樣,那麼現在就是什麼樣。
在他內心中,凱撒是戰犯,沒人會追隨他。
他不會去思考獨裁和共和的優劣,不會去衡量小加圖代表的是貴族利益,而自己僅僅是個平民。
正直、保守、嚴肅、忠誠、勇氣、紀律,這些傳統的羅馬價值觀塑造了烏利納斯,也不可避免地把他推入命運的深淵。
波羅不在乎羅馬是共和還是獨裁,他對共和國未來的熱情似乎只來自於對凱撒的個人崇拜。
要不要改變共和政體,烏利納斯和波羅有不同的態度。
屋大維的答案是因為人民在受苦,因為奴隸們要做所有的活,因為貴族們佔了所有的地,當然要順勢而為。
他將在以後重塑羅馬的價值觀。
阿提婭只看眼下的利益,她更在意盡一切可能給屋大維鋪路。
離開阿提婭家后,訥於表達情感的烏利納斯和波羅告別。
羅馬的大部分工人階級住在阿文丁山上的公寓街區內。
闊別8年,這裡的麵包房飄出的香氣依然熟悉。
這些麵包的樣式出自龐貝古城出土的化石。
羅馬人對烤麵包的貢獻在於發明了磚砌的烤爐,一次可以烤八十多條麵包。
麵包上還刻有麵包師傅的名字。
這是凱撒和安東尼吃的麵包,比起平民,他們的麵包更為鬆軟。
而且,貴族能吃到更多的野味。阿提婭招待烏利納斯和波羅的午餐上,就有丁鱥和榛睡鼠。
回到家,烏利納斯見到了妻子內奧比,她懷裡抱著一個嬰兒。
內奧比說,這是女兒的孩子。兩害相權取其輕,烏利納斯接受了這個說法。
入屋后,兩個女兒向烏利納斯下跪。
在羅馬家庭,父親就是王。即使孩子成為了國家高官,在爸爸面前,依然要服從。
比起剛才在阿提婭家的豪華餐食,內奧比準備的粥更符合平民階層的消費水平。
這種粥往往由穀物、麵包碎或者加上蔬菜組成,一般都會加鹽調味。
妻子不入座,只在旁邊紅袖添飯詮釋了羅馬家庭夫妻地位的高下。
這種地位差異同樣反映在床上的各種姿勢。
晚上和妻子纏綿,烏利納斯居上。
之前對賣馬人採取女上位的阿提婭迎合安東尼時,也改變了上下關係。
稍後的劇情里,去尋歡作樂的波羅對妓女採取的也是主導進攻的姿勢(為了找到合適的截圖,在那段劇情我反覆進退了幾十次,依然失敗了,抱歉)
回家的烏利納斯帶回了很多金錢和戰利品。
桌上那根黑色的東西是從蘇比(一個野蠻的德國部族,在高盧戰爭中成為凱撒的盟友,但在公元前57年,他們挑戰凱撒並失敗)人身上割下的陰莖。
奇偉的陽具也能作為商品買賣。
毫不誇張地說,在古羅馬人們是被陽具包圍的:街頭到處是陽具的塗鴉;各種家庭用具都能被打造成陽具的形狀;戲劇表演者會佩戴著假陽具博人一笑;有著巨大陽具的奴隸會被專門豢養,作為主人向客人炫耀或者自己享用的玩具。
除了實物的戰利品,烏利納斯還有一些奴隸在市場上代賣。
他終於能在經濟上承擔起養活妻女的責任。
在和波羅告別時,他不會直接表達出對波羅的關心,在向妻子袒露心意時,他也是低著頭,避開眼神的接觸。
烏利納斯並非一個習慣顯露感情的人。
我們回到波羅那條線。
離開阿提婭家后,烏利納斯使了個「你懂的」眼色,建議他去妓院宣洩下精力。
翻譯漏翻了原對話中的一個地名:在「蘇布拉」的性愛神殿旁。
蘇布拉,羅馬聲名狼藉的貧民區,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對波羅來說,這裡就是發泄賭博和肉體慾望的天堂。
在他縱情的汗水之下,藏著一顆孤獨的心。他去妓院,去賭場,也許僅僅是因為他無家可回。
賭博,雖然在羅馬不合法,但是非常盛行
但是在每年的在農神節(12月17到12月23)期間,很多禁忌能被打破,賭博、主僕家庭地位的臨時轉換都是被允許的。
輸急了的波羅一怒之下擊殺了出老千的贏家。
自己的腦袋也被打開了洞。
烏利納斯給波羅找了個醫生。
這個醫生穿著有肩扣的短斗篷,頭上戴有桂冠式的頭飾,是典型的希臘男子的裝扮。
醫生職業在當時並不吃香,很多希臘人(包括來自希臘的奴隸)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成為一名執刀的外科醫生,至於執刀殺人還是執刀救人,就看命運的安排了。
這個希臘醫生給波羅做的是開顱手術。《新唐書》里就有關於地中海附近的醫生進行開顱手術的行醫記錄。(《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下·拂菻傳》云:有善醫能開腦出蟲以愈目眚。)
這裡用到的工具是根據凱爾蘇斯,一位住在羅馬的希臘醫生的記錄製成的。
具體的手術的過程應該是劇組根據出土的工具展開的聯想,不過確定的是,當時的這種手術會有兩個巨大風險。
一是沒有有效的麻醉方法,病人往往只能用喝酒來抵禦疼痛。
二是沒有良好的術后消毒方法。
不過波羅是憑一己之力就左右埃及、羅馬命運的天選之子(以後會在埃及艷後篇里提到),當然不會出事。
在波羅和烏利納斯都為生活瑣事困擾的當晚,羅馬貴族已經齊聚一堂,他們要決定羅馬的未來。
中庭,是古羅馬貴族家庭建築中最重要的一塊區域。他們在這裡設立祭壇來供奉保佑家庭的神,他們在這裡會客商討大小事宜。
雙方開始了非正式談判。
安東尼傳達凱撒的意願:願意統帥一個軍團省份,優先考慮伊利里亞(今天的克羅埃西亞)。
這樣的話,他就能就任別的地區的總督從而獲得豁免權,不用到法庭去接受審判。
龐培代表的元老院的意見是把凱撒流放幾年。
結果當然是不歡而散。
到了白天,西塞羅找到了觀看奴隸角斗的龐培。
角斗場也被稱為Arena,是沙場的拉丁語說法,字面意思是沙是撒在地上用來吸掉角鬥士的血。
龐培要元老院提議:讓凱撒任職期一結束,立刻解散軍隊返回羅馬接受法律的裁決。
當然這並不是龐培期待的真正結果。
他預見到安東尼會以護民官的身份行使否決權。
他僅僅想讓凱撒明白自己缺少元老院的支持,能夠知難而退,也就是嚇唬一下凱撒。
他威脅元老院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否則就甩手不幹了。
在元老院會議上,這個提議一經提出,就立刻引起了元老派和「受賄派」的爭鬥。
場面一度失控。議會瞬間成了貴族們的角斗場。
以至於安東尼的反對聲都被淹沒了。
議案通過,這下元老院玩大了!
好在議會還能復會,安東尼依然有機會行使否決權。
街道黑幫在羅馬是常見的。
他們收到了元老院的命令去「不要流血」地嚇唬安東尼。
結果有人揮著刀就上頭了,看見一把把利刃往安東尼身上招呼,龐培都要哭了。
此時他一定相信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相信古惑仔。
安東尼在羅馬廣場上被攻擊的事件是虛構的,史書只記載了安東尼被逐出羅馬城,劇集戲劇化地填補了空白。
事態已經無可挽回,元老院只能宣布凱撒為羅馬公敵。
被逼上絕路的凱撒在出征前,先重賞了勇士波羅提升士氣。
隨後進行了一番鼓舞人心的演講。
凱撒是有名的演說家,師從希臘家庭教師學習雄辯的藝術。
他的13軍團已經燥熱起來。
在龐培的預想中,凱撒會避開冬季后再進軍羅馬。
可是在公元前49年的冬天,當百夫長烏利納斯(保護安東尼撤退時受傷)醒來的時候,凱撒正騎著馬緩步踏過了盧比孔河。
盧比孔河在義大利和高盧接壤之處,帶領作戰的軍隊進入義大利是被禁止的。
凱撒的決定已經等同於宣布內戰。
更新ep03歷史解析:
因為舅舅凱撒渡過了盧比孔河,阿提婭將不得不離開羅馬,優裕生活傾覆在即,只能化憤怒為鞭子。
無論在家庭還是軍隊中,殘忍的刑法構成了羅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需任何理由,奴隸就會經常被折磨。
在軍中,士兵們被揮舞的鞭子打得皮開肉綻同樣司空見慣。
有個著名的百夫長因為抽斷皮鞭大喊「再來一根」而獲得了「再來一根」的外號,有的士兵就以稱呼「再來」代替百夫長。
阿提婭家的牆洞里,供奉著很多雕塑。
出於對祖先的崇拜,一代代的羅馬貴族們會從死去的長者臉上印下模子,再製成面具或雕像安放在家中顯目的位置。
這或許也是羅馬人英雄崇拜的心理因素之一吧。
第一季第8集,賽維拉家的牆上也有祖先的面具。
阿提婭對戰事未來的預測不無道理,凱撒的第13軍團因為在高盧戰爭中損耗嚴重,更別說他擔負的是叛國的罪名了。
作為對手,龐培也不理解只帶一個兵團就敢叛國的凱撒到底是什麼打算。
無論羅馬城裡的各方勢力如何站隊,事態已經無可挽回。在距離羅馬城還有3天路程的地方,押送著維欽托利的凱撒軍隊已經出現了。
烏利納斯奉命帶領著幾十個黑衣騎兵偵察通往羅馬的路況。
他的道德感讓他慶幸自己的父親沒有活著看到他的叛國者身份。
可是軍人天職讓他的行動遵循凱撒「向前推進直到遇到抵抗」的命令。
這些戴著羽毛帽子的騎兵是尤比恩人,被征服后,善於騎術的尤比恩人成了凱撒的私人衛兵。
帝國初期,羅馬軍團由羅馬士兵和輔助部隊組成,輔助部隊基本由各地的行省招募,比如不列顛XX大隊,就表明最初的組建地點在不列顛。
在第一集的解析時說過,羅馬人吸引外族的並不是宗教或者文化,而是實惠滿滿的羅馬公民身份,這些尤比恩人可以在退役時成為羅馬公民。
不出意外,烏利納斯遇到了龐培的先鋒。
13軍團的對手是這群臨時招募,臉上寫滿惶恐的娃娃兵。
新兵蛋子對特種兵,還未開打就分出了勝負。
這場一片倒的小小接戰讓龐培知道,凱撒的斥候已經到了羅馬城外。
龐培對此的推斷是:
樂觀點看,他們推進如此之快,是因為人數少。
而且此時也不是戰爭季節。
悲觀點看,他要集結出能保衛羅馬的軍隊需要4天,而凱撒2天後就兵臨城下了。
科菲尼烏姆坐落在亞平寧山脈的一些山脊上,龐培希望通過控制科菲尼烏姆來切斷凱撒在南翼的軍隊。
依據當時的事態,龐培確實很難守住羅馬。
一是因為他的軍團還停留在西班牙,無法馳援。
二是羅馬城並不適合防守,勇猛的羅馬人更願意相信是人民保衛城牆而不是城牆保衛人民。有時遇到地震等自然災害,羅馬人會用散落的城牆磚去給自己的房子添磚加瓦。共和國末期,凱撒甚至拆除了羅馬城的城牆而在國境線上設防。
利弊權衡之後,龐培只能選擇放棄羅馬,撤退至科菲尼烏姆。
羅馬國庫被分為兩部分,公共國庫里集合稅收,用於政府的一般支出,神聖國庫只有在極端危險才會開啟
撤退前,龐培提醒多里奧看管好國庫,對這個指意並不明確的命令,多里奧選擇裝載國庫黃金逃出羅馬城。
龐培妻子科妮莉亞說的故事出自《奧德賽》,奧德修斯曾從獨眼巨人的洞穴中跑出去
她安慰孩子們這次戰術性撤退不過是場過家家的表演。或許在他們看來,反攻羅馬不過是明天的事。
可在很多羅馬人看來,龐培出逃是置他們於危險之中。
大難臨頭,各謀其利。
多里奧載著國庫的黃金出逃,卻被駕車的軍人帶到了別的路上。
阿提婭邀請賽維拉和布魯圖斯母子商量對策,她找到之前的賣馬人,說宴會需要很多的人手來服務,她真實的意圖應該是尋求保護。
飯才吃了一半,憤怒的龐培追隨者開始攻擊阿提婭家的家門。
阿提婭叮囑奴隸在被活捉前要殺死自己。
用自殺來逃避恥辱可以被認定是高尚的,曾有奴隸被叫來執行主人的自殺。
屋大維婭不希望母親來執行自己的死刑,因為被逼迫離婚,她恨阿提婭。
屋大維婭提到的冥府守門犬名為Cerberus,這隻三頭犬守護著通向死亡世界的大門。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看守魔法石的三頭狗的原型就是Cerberus。
斯內普對豎琴施了咒語,能讓它不停彈奏來催眠三頭狗。
這個橋段同樣致敬了古希臘神話中俄爾普斯的故事。
俄爾普斯為了喚回墮入冥界的妻子,曾用豎琴的美妙音樂催眠了三頭犬,從而見到冥王。
早上,賣馬人忐忑地打開門,憤怒的人群已經退散。
除了這個幸運兒,居住在羅馬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被迫做出決定。
留在羅馬,等同於擁護凱撒背叛共和國;離開羅馬,等同於追隨龐培與凱撒為敵。
因為下一個天明,凱撒就要踏入羅馬城。
在這個晚上,布魯圖斯做了影響他甚至是凱撒一生的決定:追隨共和理想。
他的媽媽賽維拉選擇了為愛堅守,為了再次見到凱撒,她已經等待了8年。
在這個晚上,已經駐紮在城外的烏利納斯和波羅難以入睡,數著天上的星星。
占星學長期而廣泛地流傳在羅馬帝國,和希臘人一樣,他們喜歡把本民族的神和天上的行星對應起來,每次抬頭望向天空,神明們的光都能照亮羅馬人的心靈。
不知道愛要怎麼說出口,我的心裡好難受的烏利納斯向波羅請教關於愛情的問題。
他想為自己對內奧比的愛找到一個表達的方式,也擔心死後無人能紀念他。
烏利納斯不知道,在他為愛煩憂的時候,一牆之外,一個陌生男子正走進他的家門。
內奧比曾經以為烏利納斯已經戰死,和這個男子生下了孩子。烏利納斯回家后,內奧比只能謊稱這是他的外孫。
其實這裡有個BUG,因為之前有內奧比偷偷給嬰兒餵奶的鏡頭。
烏利納斯回家后和妻子同床過,妻子很難瞞住已經產奶的生理現象。
在古羅馬,一旦事情敗露,這種三角關係恐怕得有兩條人命來結束。
內奧比的情夫,因為和已婚女子通姦要承受嚴峻的後果,包括閹割(當然這也取決於他的社會地位)。
男子和奴隸或者妓女性交不算通姦。
女子通姦遭受的懲罰要嚴重地多,丈夫有權殺掉妻子和他們全部的孩子。
情夫鼓動她說烏利納斯很可能已經以叛國者的身份死去或者即將死去。
內奧比則堅持要他離開。
這個夜晚,在拿著弓箭的「小丘比特」的引領下,屋大維婭私會自己的前夫。
他們度過了美妙的時光。
剛離開屋子,屋大維婭的前夫就被賣馬人當街殺了,阿提婭終於讓女兒成了一個沒有累贅的工具人。
羅馬共和國最後的寒夜在血腥和陰謀中等待天明。
龐培拖家帶口地坐在遠離羅馬的馬車上,他不知道看守國庫的人已經被殺,國庫的金子已經被貪婪者侵佔了。
內奧比懷抱著嬰兒透過窗子看著安靜的街道,如果她丈夫從那裡出現,不知道她是歡喜還是緊張。
在城外,烏利納斯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還恰巧碰到了劫持國庫黃金的人。
波羅的目光停留在一個女奴身上。
烏利納斯堅持要看看車上裝的是什麼,因為那些押車的人穿著士兵的鞋子。
偽裝的士兵們被烏利納斯殺散,受驚的牛拉著裝滿黃金的車遠走。
至此,龐培的兩個支撐——軍隊和黃金都已不在掌控之中,
進城后,烏利納斯張貼凱撒的公告。
他忠實地履行完了軍人的天職。
此刻他必須承擔起一個羅馬公民的良心。
他自覺罪孽深重,選擇離職。
每個羅馬家庭都有一個神龕,上面放著供奉Lars(家庭守護神)的祭品。
在古羅馬,斯特拉迪納部族是35個部族中的一個,部族是根據他們的起源地區分的。
他祈求內奧比能如他那樣愛自己。
他們還能重新開始嗎?
波羅無意中撞見了裝載國庫黃金的牛車。抱得美人歸的他會把黃金交給凱撒嗎?
即將進入羅馬城的凱撒興緻很高,命令後面的司號手來一段音樂助興。
之前說過,作為征服者的羅馬人在藝術、建築、宗教、哲學等方面被希臘文化反向入侵,學會欣賞音樂逐漸成了貴族們彰顯格調的標誌之一。
他們直接照搬了古希臘的里拉琴作為宮廷演奏的樂器。
《聖鬥士星矢》中最讓我意難平的天琴座聖鬥士奧路菲彈奏的就是里拉琴。天琴座的拉丁名也是Lyra。
今天正好在看《水滸傳》攻打高唐州一集,宋江在陣前對陷入敵陣的林沖大喊:「林沖兄弟,快回來!」
其實這樣的呼喊除了向周圍兄弟表示兄弟情外,並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在人聲、馬嘶鼎沸的戰場上,軍隊更多地用旗幟或者樂器來發布命令。
像我國的擊鼓鳴金,羅馬軍隊也用大號、喇叭、角或者螺配合旗幟來指揮軍隊。
常見的是下面三種:
圖拉真紀念柱上就有吹著科爾努的號手形象
意氣風發的凱撒和倉皇出逃的龐培很快會決一勝負。
PS:歷史上有羅馬黃金消失之謎,幾乎同時期,我國從東漢到西漢的過渡中,黃金也大量的消失了。
羅馬和漢朝,這兩個帝國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漢朝的絲綢讓羅馬宮廷垂涎,羅馬的奴隸也曾獻技漢宮表演魔術。可龍與鷹卻從未有過正面接觸,關於他們一旦相遇會迸發出怎樣的烈焰,一直是歷史愛好者們爭論的 趣味。